上海租车公司/租车公司/拿什麼保護你,汽車租賃?
上海租车公司:油價上漲,停車位緊缺,汽車租賃這一消費模式被越來越多的人青睞。
然而隨著私家車增多,不少私家車主把自己閑置的車輛拿到租賃公司挂靠出租,賺取外快,並以此減輕養車成本,雖然能獲得實惠,但同時帶來的風險也不能小覷。
尚未規范的租賃市場
“南官大道那兒就起碼扎堆了20家汽車租賃公司,但以公司形式經營的很少。”3月26日,在一家名為“平易汽車租賃”的租賃公司,店長王飛龍核實記者身份后,“小心翼翼”地說,“大家都在摸著石頭過河。”
“我們門店現在有車輛30台,全部是以公司名義登記的。”王飛龍拿出一本車輛行駛証,“所有人”一欄標注為“台州市平易汽車租賃有限公司”。
在一家“大順租車”門店,接待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沒有空余的車輛。“不過我可以幫你問一下。”他起身向裡間的朋友大聲詢問,裡面的答復是:“老板的車被他朋友開走了,下午就回來。”
個體私營,朋友車輛挂靠,這是行業內見怪不怪的“正常”現象。“基本上個體經營都是這麼做的,不然一輛車十多萬元,數量多了經濟負擔太大。”海剛租賃的負責人郭海剛告訴記者,他們店投資就達100萬元左右,房租、人員開銷一年隻有六七萬元,“我們買的是二手的中檔車,一輛就要十多萬元,再加上保養等費用。”海剛租賃目前有車輛8台,在每年下半年的經營旺季,就需要朋友們的“大力資助”了。
“家裡有兩輛車,每月光油錢最少也要花費1000多元,為了減輕養車成本,其中的一輛閑置車挂靠在租賃公司出租,賺點外快。”一位王先生告訴記者,按照每天租車收入200元來算,每個月隻要能租出去五六天,一個月就能收入上千元錢,差不多夠一個月的油費了,王先生家中閑置車“挂靠”在租車公司攬了一年多的“零活”,“收入還算不錯,總比閑置在家裡折舊、貶值劃算。”
缺乏保護的租借雙方
查看証件,講解合同,驗車,交付租金……經過這幾道手續,你就可以開著一輛車子上路了。在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內,你與店家由陌生人成了可以托付“貴重物品”的熟人。
“顧客需要提供本人身份証、駕駛証,還有本人的信用卡。”王飛龍表示,平易租車全部使用信用卡消費,這樣能夠借助銀行進行第一遍的客戶篩選。
但記者走訪了解到,大部分店家仍是採取現金交易為主。實際上租車的費用並不高,視車輛而定,大眾車型一般是100元—200元/天之間。
雙方交易主要靠押金來保障。市場行情是3000元到1萬元不等。如果開出省,有些門店則會稍高些。
“就算交了押金,也會有狀況發生,這個行業,全憑相互的信用,風險不小。”郭海剛告訴記者,基本上每家門店都曾遇到車子借出去找不回來的情況,“被抵押或者被轉賣”。
2013年初開業的海剛租賃就遇到過好幾起此類案件,去年7月份就在警方幫助下處理了一起盜車案。“來租車的不是本地人,說要開到上海去,后來開到安徽就無法查找位置了。”郭海剛當即報案,跑到最后定位的地點,在附近搜尋到了自己的“銳志”車,“這算運氣好的。”
監管存在盲區
汽車租賃市場緣何混亂不堪?
以台州路橋為例,記者從工商部門了解到,目前路橋營業范圍內包含“汽車租賃”一項的注冊公司有127個,其中以公司或分公司形式注冊的為55個。“登記注冊沒有特別的准入門檻。”一位工作人員說。
而據路橋區道路運輸管理局客運科科長洪浙安介紹,《浙江省道路運輸管理條例》第56、57、58條對汽車租賃運營作出了相關規定。開辦一家汽車租賃公司,在工商部門注冊審批后,還需在二十日內將營業執照和車輛信息,報送市、縣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備案。
“目前備案的有100多家,但我們在日常巡查中發現,不少是空殼公司,正常營業的不足50家。”洪浙安說,其實汽車租賃比起汽車維修,駕校培訓在管理上相對鬆散,國家規定其他兩者需要運管部門審批,但租賃行業未納入范圍。
記者在採訪過程中曾問詢過當地交警、車管所等部門,得到的回復是並未涉及管理。
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認為,汽車租賃涉及商業、交通、公路等多個部門,目前有關部門並未給這一行業一個較為明確的定位,因而也就沒有具體的管理部門來規范行業發展。無部門管理,無法律法規約束,監管存在盲區,汽車租賃公司各自為政的經營模式,將會影響該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。
上海租车公司:http://www.runlongzuche.com